微信公众号
新浪微博
FE“进站增压”首秀,车手反应不一
来源: | 作者:@Jiajie Lu @Yimin Wang | 发布时间:2025-02-15 | 49 次浏览: | 分享到:

    2025年2月15日,在沙特阿拉伯举办的 FE 吉达站赛事里,全新的 “进站增压(Pit Boost)” 概念迎来首次亮相。这一创新举措为比赛增添了新看点,却也引发了车手们褒贬不一的回应。


    “进站增压” 规则要求车手在赛事中必须进行一次进站,在此期间,车辆能够获得 10% 的电池电量补充。在周五沙特吉达滨海赛道的缩短版布局 31 圈赛事中,该技术正式投入使用。


    以杆位发车的 马克西米利安・京特为节省电量,在第 11 圈时将领先位置让给了 奥利弗・罗兰 。进站后,京特一度跌至第八位。不过,凭借两次 “攻击模式”(可将功率提升至 350kW 并实现全轮驱动),京特在比赛最后几圈上演了精彩逆袭。在罗兰为节省电量减速滑行之际,京特于最后一圈的最后一个弯道外线实现超越,成功夺冠。这也是他自 2023 年雅加达站后,再度在 FE 赛事中登上冠军领奖台。


    赛后,京特对 “进站增压” 技术赞赏有加。他表示:“如此别具一格的比赛实在令人兴奋,比赛态势发生了巨大改变。而且,这充分彰显了 FE 在技术层面的进步,能够在 30 秒内为赛车充电 10%,在竞争白热化的赛事环境中,这无疑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。这为车迷、车手以及车队工程师们都带来了更多的激情与看点,是对赛事的绝佳补充。”


    尽管 “进站增压” 为比赛增添了戏剧性,但并非所有车手都对此技术表示认可。罗兰虽在本场比赛中与冠军失之交臂,但目前以 4 分的优势领跑车手积分榜。他指出,在本赛季后续的比赛中,一旦出现安全车和全场黄旗的情况,“进站增压” 的运用可能会产生问题,运气因素仍将在比赛结果中占据较大比重。不过他也提到,如果未来能够依据进站时长,从策略层面调整电量,这项技术或许会更具吸引力。


    Cupra Kiro 车队的 丹・提克顿 则因 “进站增压” 时出现的状况深受其扰。在比赛中,他一度排名第八,原本有望收获积分,然而进站时却遭遇 “电池故障”,致使车辆无法充电,只能进行全车重置。提克顿直言:“这项技术本身颇具趣味性,但必须确保每次都能正常运行,否则就应当摒弃。能够快速充电且电池不起火,对于电动汽车消费市场而言,这无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。但倘若它对我的比赛造成负面影响,我便无法予以支持。”


    周六在吉达举行的第二场比赛并未启用 “进站增压” 技术,其下一次应用已确定安排在 5 月的摩纳哥双赛周末。此次 “进站增压” 的首次亮相所引发的争议表明,新技术在为 Formula E 赛事带来变革的同时,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挑战。其在未来赛事中的发展与完善,无疑值得各方持续关注。





INKA sports Media @Jiajie Lu @Yimin Wang 报道

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


© 2012-现在 上海茵佳体育发展有限公司 inkasports.net 版权所有  沪ICP备14044995号 使用条款 - 隐私政策 - 公司简介和联系方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