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林站判罚有别:拉塞尔免罚保亚军,胡肯伯格失位名次重排
来源:
|
作者:@Jiajie Lu @Yimin Wang
|
发布时间:2025-04-14
|
13 次浏览:
|
分享到:
巴林大奖赛落下帷幕后,赛事判罚引发热议。梅赛德斯车队的乔治・拉塞尔在比赛中虽有违规行为,但最终逃过处罚,成功保住来之不易的亚军席位;索伯车队的尼科・胡肯伯格则没那么幸运,因赛车部件违规被剥夺第13名的成绩,这一事件使得赛事最终排名发生变动。

巴林大奖赛落下帷幕后,赛事判罚引发热议。梅赛德斯车队的乔治・拉塞尔在比赛中虽有违规行为,但最终逃过处罚,成功保住来之不易的亚军席位;索伯车队的尼科・胡肯伯格则没那么幸运,因赛车部件违规被剥夺第13名的成绩,这一事件使得赛事最终排名发生变动。
在巴林大奖赛正赛中,拉塞尔表现出色,以微弱优势——仅0.774秒领先迈凯伦车手兰多・诺里斯完赛,收获亚军。然而,赛后他却因在第45圈违规激活可调式尾翼(DRS)面临审查。按照规则,DRS需在指定区域激活,拉塞尔此举疑似违规。不过,赛事干事最终决定不予处罚。原来,拉塞尔的问题源于赛车计时系统故障,致使自动DRS激活机制失灵,只能手动操作。当时他还遭遇了线控刹车及其他电子故障,在使用驾驶舱内兼具备用无线电和手动DRS激活功能的辅助按钮与车队沟通时,意外激活了DRS。
经干事调查,此次违规时间短暂且未让拉塞尔获得实质性优势。DRS仅在约700米的直道上激活了37米,虽然他因此获得了0.02秒的时间优势,但在下一弯道就损失了0.28秒,遥测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。鉴于此,干事认为从体育竞技角度看,拉塞尔并未从中获利,所以决定不施加处罚。拉塞尔凭借及时减速的反应,成功保住了登上领奖台的资格,在这场充满电子故障困扰的比赛中,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。
另一边,胡肯伯格就没这么幸运了。赛后检查发现,他驾驶的索伯C45赛车后滑板不符合规定。根据国际汽联技术规则TRArticle3.5.9e,后滑板的最小厚度需达到9毫米,而对胡肯伯格赛车的测量结果显示,在周边三个不同点(内弧)的测量值分别为8.4毫米(左侧)、8.5毫米(中心线)和8.4毫米(右侧),均未达到标准。这一违规行为致使他被取消第13名的成绩。
索伯车队成为本赛季第二支因滑板过度磨损而受罚的车队,上个月,法拉利车队的刘易斯・汉密尔顿就因相同问题在中国大奖赛中被取消成绩。随着胡肯伯格成绩被取消,原本排在他身后的车手在最终排名中均上升一位,赛事成绩格局就此改变。此次巴林站的不同判罚,再次引发车坛对赛事规则执行公正性和严谨性的讨论。